文章出處:技術支持|閱讀量:1254|發表時間:2021-07-15
醫學實驗室的最終目的是優化設施與環境條件,使服務效率與檢驗質量得到提高,在避免人員和環境受到危險因子危害,滿足安全要求外,還要滿足生物安全方面的要求。較其他實驗室來說,醫學實驗室規劃設計中的實驗室分區、專業區域劃分、功能區域分配、環境設施要求、規劃設計目標的可行性、消防設施、內部施工的通用技術要求及關鍵環節的技術要點都會有著更高的要求。承擔規劃設計和裝修施工的企業必須擁有豐富的潔凈工程實操經驗,空有理論、紙上談兵的那種不在其列.設計師需要能夠很好地理解并充分考慮醫院內科室的需求結合潔凈室設計建設領域的各項規范標準,并能把未來的發展和潛在的需求考慮到設計方案中。從前大多醫療機構通常是整個建筑設計施工完成后,再劃分區域給科室,病理檢驗科等再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進行裝修改造。CEIDI西遞認為如果在設計之初就能將各個科室的需求充分的考慮其中,在設計方案中提前為有目標、有規劃、明確劃分區域的施工環節提供便利的支持(例如層高預留、夾層預留、管道預留等)。>>>商務洽談,點此處,在線咨詢
醫學實驗室設計裝修一站式服務商:設計標準、設計依據、技術指標 CEIDI西遞
那么,建設醫學實驗室到底應該有哪些標準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醫學實驗室設計建設的依據(可按規范名稱于網絡對應檢索)。
醫學實驗室建設依據:
JG-J91-1993 科學實驗建筑設計規范
ISO15189:2012《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的要求》
CNAS-CL02 2012《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
GB 19489-2008《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 50346-2011 《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
GB 50591-2010 《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
WS 233-2002《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
GMP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 年修訂)
病理診斷中心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試行)(國衛醫發【2016】65 號)
醫學檢驗實驗室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國衛醫發【2016】37 號)
理想的醫學實驗室我們建議按照這樣的設計理念建設:安全、節能、環保、舒適(依權重排列)。
全面的醫學實驗室一般涵蓋:
1.分子生物學平臺、細胞生物學平臺、免疫學與組織病理學平臺、蛋白質組學平臺、動物實驗技術平臺以及生物樣本庫等平臺等,這是偏向科研角度的醫學實驗室。
2.臨床病理檢驗區、生化免疫區、微生物實驗區、基因擴增區、HIV 初篩區 ,這些是檢驗類醫學實驗室的構成。
無論是科研類醫學實驗室還是檢驗類醫學實驗室,都是依據實驗功能進行設計建設,從 “潔凈”角度來說的設計建設要點為:
(1)實驗室(含緩沖間)圍護結構內表面必須光滑耐腐蝕、防水,以易于消毒清潔。所有縫隙必須加以可靠密封。
(2)必須安裝獨立的通風空調系統以控制實驗室氣流方向和壓強梯度;不得從實驗室的其他部位或縫隙排向室外;同時確保實驗室內的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
(3)緩沖間形成進入實驗間的通道。必須設兩道連鎖門,當其中一道門打開時,另一道門自動處于關閉狀態。如使用電動連鎖裝置,斷電時兩道門均必須處于可打開狀態。在緩沖間可進行二次更衣。
(4)必須在實驗室入口處的顯著位置設置壓力顯示報警裝置,顯示實驗間和緩沖間的負壓狀況,當負壓指示偏離預設區間必須能通過聲、光等手段向實驗室內外的人員發出警報。可在該裝置上增加送、排風高效過濾器氣流阻力的顯示。
潔凈醫學實驗室由于涉及的實驗領域比較寬泛,應該根據具體的實驗工藝要求確定其各項技術指標。例如,無菌實驗室的潔凈等級通常為萬級,主要的操作間可以設計成萬級背景下的局部百級;PCR實驗室的潔凈等級通常為十萬級;PET中心的潔凈度通常為萬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為十萬級或者萬級。沒有局部排風的正壓十萬級實驗室換氣次數宜為10-15次/h;有局部排風的正壓十萬級實驗室換氣次數應考慮局部排風量的大小確定。沒有局部排風的正壓萬級實驗室換氣次數宜為15-25次/h;有局部排風的正壓十萬級實驗室換氣次數應考慮局部排風量的大小確定.......
醫學實驗室建設的目標是為醫療人員提供一個滿足醫療檢測的規程、滿足國家相關規范和標準、潔凈舒適的工作環境。CEIDI西遞在潔凈工程領域深耕12年,資質齊全、案例眾多,是實驗室、潔凈室、動物房、手術室等標準工程的締造者,與眾多醫療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有醫療實驗室建設需求的機構都可以與CEIDI西遞建立業務聯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