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技術支持|閱讀量:1542|發表時間:2021-12-23
實驗室設計多種多樣,設計師水平也各異,但衡量實驗室設計水平的標準之一是: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間達到最好的利用率,在保證實驗室環境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實驗人員可以在合理的空間內活動,既方便又互不干擾。在實驗室設計流程中,平面方案往往是設計公司出具給甲方的第一個作品。在某些程度上,它不單單只是實驗功能和相關區域的平面規劃,還包含了眾多空間布局的合理性在方案中。例如:設計師依據實驗能效/檢驗量配合儀器設備的配置數量,分析實驗室設備的位置、連接和占地面積,其中CEIDI西遞設計團隊還會根據所呈現的危險系數來確定設備的位置。使用最危險的設備或最危險的過程的設備應位于遠離出口的房間后面,危險較小的設備放在主入口附近。>>>商務洽談,點此處,在線咨詢
實驗室裝修設計:實驗室平面與空間設計 CEIDI西遞
現代化的實驗室功能各異,但絕不是簡單的墻頂地裝修加擺放幾臺實驗儀器、設備的問題,除了簡單的教學型物理試驗室可以不考慮一些專業的技術配套指標外,其他各行各業的實驗室都會有相當多的技術難點,設計師的每一步規劃都是結合平面與空間兩個維度來思考的。但這兩個維度又相互交織,相輔相成,一般我們并不主張做專門的劃分。平面局部著重結合人流物流走向設計功能區;在空間設計上,CEIDI西遞結合幾個專業維度來做相關科普:
門
由1/2個標準單元組成的實驗室的門洞寬度不應小于1m,高度不應小于2.10m。由一個及以上標準單元組成的實驗室的門洞寬度不應小于1.20m,高度不應小于2.10m。有特殊要求的房間的門洞尺寸應按具體情況確定。實驗室的門應設觀察窗。
窗
設置采暖及空氣調節的科學實驗室建筑,在滿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應減少外窗面積。設置空氣調節的實驗室外窗應具有良好的密閉性及隔熱性,且宜設置不少于窗面積1/3的可開啟窗扇。底層、半地下室及地下室的外窗應采取防蟲及防嚙齒動物的措施。
開間
常規實驗室標準單元開間應由試驗臺寬度、布置方式及間距決定。實驗臺平行布置的標準單元,其開間不宜小于6.60m。
進深
常規實驗室單元進深應由實驗臺長度、通風柜及實驗儀器設備布置決定,且不宜小于6.60m,無通風柜時,不宜小于5.70m。
室內凈高
常規實驗室和研究工作室的室內凈高:當不設置空氣調節時,不宜低于2.70m;設置空氣調節時,不應低于2.40m。走道凈高不應低于2.20m。專用實驗室的室內凈高應按實驗儀器設備尺寸、安裝及檢修的要求確定。
實驗臺布置
常見的實驗臺有島式或半島式中央實驗臺,邊實驗臺。不宜貼靠有窗外墻布置邊實驗臺,島式或半島式中央實驗臺不宜與外窗平行布置。必須與外窗平行布置時,其與外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30m。
設備間距
靠兩側墻布置的邊實驗臺的凈距不應小于1.50m。當靠一側墻改為布置排毒柜或實驗儀器設備時,其與另一側實驗臺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80m。由一個標準單元組成的常規實驗室,靠兩側墻布置的邊實驗臺與房間中間布置的島式或半島式中央實驗臺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50m。布置排毒柜或實驗儀器設備時,其與實驗臺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80m。實驗臺的端部與走道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20m。
排毒柜布置
(1)兩臺排毒柜對放時建議空間3m,排毒柜與中央臺最小建議空間1.8m,排毒柜與對墻時的建議空間1.80m,排毒柜應留有1m的非干擾區及建議1m的走道。
(2)排毒柜與墻壁的距離0.30m,排毒柜側對門開建議最小空間1m,排毒柜正對門擺放最小距離1.80m,人背對門操作排毒柜最小距離1.50m。
選擇排出廢氣的設備,或者使用天然氣管道或其它公共設施時,要考慮設備的高度、占用空間與臺面空間的關系。設計單位要依據場地的具體情況,挑選適合的風量及廢氣搜集方法;在挑選風量時,若風量偏小,實驗室的場地便會造成很大的臭味,進而不符職業健康檢查規定空氣質量標準;若風量偏大,則會導致電力能源的消耗(如耗電量……)。
實驗室設計本就是一門深厚的學問,不堅持一定的空間標準,到使用時就會埋下安全隱患,后果不堪設想。CEIDI西遞一直堅持用科學的設計理念結合自身專業的實驗室整體設計規劃經驗,為實驗室需求方建設符合企業特色性價比相對較高的實驗型功能建筑。
相關閱讀:
NGS實驗室裝修設計:高通量測序實驗室設計原則與獨立分區 CEIDI西遞